台灣大事記(1954年以前)

西元年代 中國年代 日本年代 大事記
史前時代 ▇資料不詳;從菲律賓、中國大陸、印尼或南方海面,經
移民、流浪或隨流已流到台灣,時間達數世紀之久,最後
定居台灣。
230年 三國黃龍2年
▇三國志提及夷州,夷州即台灣。
605年 隋 大業1年
▇隋書東夷流求傳中的流求即台灣。
607年 大業3年
▇惕帝派朱寬招撫流求。
610年 大業6年 . ▇煬帝派陳稜、張鄭州擊流求。
1171年 宋 乾道7年 平安時代 ▇汪大猷遺兵屯戍澎湖。
1292年 元 至元29年 鎌倉時代 ▇元世祖派楊祥征流求末至而回。
1335-1349年 至元年間 南北朝時代 ▇置澎湖巡檢司。
1372年 明 洪式5年
▇裁撤澎湖巡檢司。
1403-1424年 永樂初期 室町時代 ▇明朝鄭和率領船隊遠航南方各國途中,曾靠岸澎湖。
1544年 嘉靖23年
▇葡萄牙人發現台灣,稱 Formosa。
l563年 42年
▇俞大猷、戚繼光追剿海盜,林道乾入台。
l580年 萬曆8年 安土桃山時代 ▇西班牙耶穌會教士往澳門,歸途遇颱風抵台。
1593年 21年
▇豐臣秀吉派家臣原田孫七郎到台灣催促納貢未成。


江戶時代
1608年 36年 慶長13年 ▇德川家康在駿河接見阿美族使者。
1609年 37年 14年 ▇日本德川家康追馬晴信經略「高砂國」。



▇荷蘭人占據澎湖。
1615年 43年 元和l年 ▇長畸代官村山等安奉德川幕府命令,率領四千士兵分乘
13艘船遠征台灣,中途因颱風遇難。
1621年 天啟l年 7年 ▇海盜顏思齊率其黨人居台灣,鄭芝龍附之。
1622年 2年 8年 ▇荷蘭艦隊重登澎湖島,兩年後登陸台南附近。



▇荷人向明廷請求互市。
1623年 3年 9年 ▇明朝禁止船隻航行台灣。
1624年 4年 寬永1年 ▇荷人毀澎湖城堡,占台灣,明朝承認荷人占領台灣。



▇荷人至安平築熱蘭遮城。
1625年 5年 2年 ▇荷人於赤崁初築普羅民遮城。
1626年 6年 3年 ▇西班牙艦隊登陸雞籠(今基隆)。
1628年 崇禎1年 5年 ▇德川幕府朱印船長濱田彌兵衛,因關稅和荷人起衝突,
並襲擊荷蘭田長官彼得,乃茲。
1629年 2年 6年 ▇西班牙軍在淡水建造聖多明哥城(santo dominigo即今之
紅毛)
1632年 5年 9年 ▇西班牙人溯淡水河入台北平原。



▇西班牙船遭颱風至蛤仔難(今宜蘭),船員全被番人所
殺。
1634年 7年 11年 ▇荷蘭軍於台南建造的熱蘭遮域(今安平古堡)竣工。



▇西班牙大敗蛤仔難番社。



▇荷人出兵征服小琉球。
1641年 l4年 l8年 ▇平埔族地方會議成立。
1642年 15年 19年 ▇西與牙軍隊從台灣撤退,據北台灣共17年。
1645年 隆武l年 正保2年 ▇唐王賜鄭成功朱姓,人稱「國姓爺」。
1646年 2年 3年 ▇鄭成功起師海上。
1648年 永曆2年 慶安l年 ▇荷人於赤崁、麻豆設學校。
1652年 7年 承應l年 ▇荷人廣建普羅民遮城。
1653年 8年 2年 ▇鄭成功被冊封為延平郡王。
1659年 13年 萬治2年 ▇鄭成功北伐失敗。
1660年 14年 3年 ▇鄭成功派船至台灣通商。
1661年 l5年 寬文l年 ▇鄭成功登陸鹿耳門,立台灣為東都,赤崁為承天府,置
天興、萬年二縣。
1662年 清 康熙1年 2年 ▇鄭成功擊退荷蘭軍,計荷人據台共38年。



▇鄭成功逝世。
1663年 2年 3年 ▇荷蘭與清廷聯軍攻金門、廈門。
1664年 3年 4年 ▇鄭經棄金、廈,退守台灣。



▇陳永華助鄭經建設台灣。
1665年 4年 5年 ▇施琅、周全斌攻台不成。
1666年 5年 6年 ▇荷蘭人又據雞籠。



▇府城十字街形成。



▇鄭經建七寺八廟。



▇鄭經與南洋通商。



▇台南文廟建成,頒布學制。
1675年 14年 延寶3年 ▇c.e.s「被遺忘的台灣」撰成。
1680年 19年 8年 ▇鄭經西征失敗,退回台灣。
l683年 22年 天和3年 ▇施琅入台灣。
l684年 23年 貞享1年 ▇清朝將台灣併入福建省,設台灣府及台灣、諸羅、鳳山
三縣,澎湖置巡檢,自此福建居民相繼來台。



▇施琅建台南天后宮。



▇頒布禁止渡台令。



▇建台灣府學及台灣、鳳山縣學。
1685年 24年 2年 ▇建台灣府公署。



▇閩人拓墾桃澗平原南崁地區(今桃園一帶)。
1686年 25年 3年 ▇客籍人士至下淡水平原(今屏東)開墾。
l687年 26年 4年 ▇正式開科考試。
l688年 27年 元祿1年 ▇開福建台灣鑄局,鑄「臺」字號銅錢。
1692年 31年 5年 ▇清廷廢台灣鑄局,停鑄康熙錢。
1694年 33年 7年 ▇大地震,台北盆地部分地塊下陷成太湖,約有5公尺深。
1704年 43年 寶永1年 ▇諸羅縣築木柵為城(即今嘉義)。



▇建鳳山縣署。
1711年 50年 正德1年 ▇清廷重申禁止客民無照偷渡來台。
l714年 53年 4年 ▇清廷以大甲溪為界,視淡水為化外之地,非有官照,人
民不得私行。
1716年 55年 享保1年 ▇台灣總計有249座寺廟。
17l7年 56年 2年 ■築澎湖城。
1721年 60年 6年 ■鳳山縣粵人建義民廟。
1722年 61年 7年 ■築鳳山舊城土城。
l723年 雍正 1年 8年 ■台灣府始築木柵為城。



■增設彰化縣、淡水廳。
1725年 3年 10年 ■開放熟番地區準租給漢人。
1726年 4年 11年 ■清廷將台灣鹽業由民營改為官營制。
l727年 5年 12年 ■增設澎湖廳。
1729年 7年 14年 ■粵人入墾今台北市公館至景美、新店、木柵一帶。
1732年 10年 17年 ■凡有田產而循規蹈矩的人,准攜眷來台。
l735年 l3年 20年 ■台灣府城增建砲台、望樓。



■台灣大水災,溪流漲溢,半屏山崩壞。
1737年 乾隆 2年 元文2年 ■清廷嚴禁「番」漢通婚。
l738年 3年 3年 ■創建艋舺(萬華)龍山寺。
1747年 12年 延享4年 ■粵人入東勢角埔(今台中縣東勢)墾殖,與原住民發生
流血衝突。
l752年 17年 寶曆2年 ■清廷詔台灣各廳縣立石「番界」禁止漢人進入。
1758年 23年 8年 ■清廷諭令平埔族人習漢俗、從漠姓。
1763年 28年 13年 ■貢生胡焯猷設義學,建明志書院(今台北縣泰山鄉)。
1766年 31年 明和3年 ■成立理番廳。
1770年 35年 7年 ■澎湖西嶼建造燈塔。
1783年 48年 天明3年 ■漳州人嚴煙來台傳播天地會。
1784年 49年 4年 ■鹿港開港通商。
1786年 51年 6年 ■鹿港龍山寺落成。
l787年 52年 7年 ■改諸羅縣為嘉義縣。



■漢人吳沙等招眾入墾三貂嶺地。
1788年 53年 8年 ■林爽文事件。



■台南府城改土城。



■艋舺祖師廟建成。
1791年 56年 寬政 3年 ■清廷於台灣實行「屯番」制度。
1796年 嘉慶 1年 寬政 8年 ■吳沙入蛤仔難,築土圍(今頭城)居。
1805年 10年 文化 2年 ■大龍峒保安宮落成。
1810年 15年 7年 ■蛤仔難(今宜蘭縣境)歸入版圖,改稱噶瑪蘭。
1811年 16年 8年 ■當時全台共241,217戶,人口有二百餘萬。
1812年 17年 9年 ■新設噶瑪蘭廳。



■建鹿耳門、淡水等處砲台。
1817年 22年 14年 ■立碑集集、烏溪二口,禁漢番出入。
1823年 道光 3年 文政 6年 ■竹塹鄭用錫中進士,為開台後首位進士。
1824年 道光 4年 文政 7年 ■艋舺地位日重,與台灣府、鹿港並稱「一府二鹿三艋舺
」。
1825年 5年 8年 ■英人駕舢舨船至雞籠採購樟腦。
1826年 6年 9年 ■竹塹域改築石城。
1827年 7年 10年 ■英人來滬賣鴉片。
l828年 8年 11年 ■淡水吳全等入台東建吳全城。
1830年 10年 天保1年 ■詔禁各省種鴉片。
1834年 14年 5年 ▇淡水廳興直堡、八里坌、閩、粵械鬥,亂事持續至道光
廿年末停。
1836年 16年 7年 ▇美籍傳教士戴維斯著「中國總誌」,肯定台灣通商地位
1837年 17年 8年 ▇鳳山知縣曹謹引l水灌溉,世稱曹公圳。
l838年 18年 9年 ▇英人載鴉片入雞籠、滬尾換樟腦。
1841年 21年 12年 ▇中、英首次在台交戰,停泊雞籠的英籍船艦納爾不達號
(nerbudda)被擊沉。
1845年 25年 弘化2年 ▇林國華營建(板橋)林本源家。



▇颱風大雨侵襲台灣,海水倒灌,死三千餘人。
1850年 30年 嘉永3年 ▇徐宗幹訂「全台紳民公約」6條,強烈排外,嚴禁鴉片。
1853年 咸豐 3年 6年 ▇艋舺頂下郊拼,同安人敗走大稻埕。
1854年 4年 安政1年 ▇美國伯理派阿布特率艦隊開到台灣,調查台漓地質礦產
,力主占領台灣。
1858年 8年 5年 ▇天津條約,台灣開港。
1860年 10年 萬延1年 ▇北京條約准開安平、淡水口岸通商。
1861年 11年 文久 1年 ▇德艦易北號(elbe)在琅喬與土著起衝突。



▇設全台釐金局,樟腦專賣。
1862年 同治 1年 文久 2年 ▇淡水正式設關徵稅。
1863年 同治 2年 文久 3年 ▇雞籠、打狗、安平先後分別開港。
1865年 同治 4年 慶應 1年 ▇英人在打狗建領事館。



▇美商在雞籠經營煤炭及樟腦業。



▇馬雅各受英國長老教會派追來台傳教行醫。
1866年 5年 2年 ▇英人陶德(dodd)在淡水種茶。
1867年 6年 3年 ▇美國船於七星岩觸礁,迎琅喬原住民襲擊。
1869年 8年 明治 2年 ▇英艦犯安平。


. ▇台產鳥龍茶直銷紐約,北部茶業大盛。
1870年 9年 明治 3年 ▇淡水清查原住民人口,共14社494人。



▇大稻埕成立茶葉再製場。
1871年 10年 明治 4年 ▇琉球人漂流至八瑤灣,54人被牡丹社土著殺害,是為牡
丹社事件。
1872年 11年 明治 5年 ▇馬偕牧師抵達台灣北部,由淡水上岸。
1873年 l2年 明治 6年 ▇日本樺山資紀等人抵淡水,在台停留4個月。
1874年 13年 明治 7年 ▇西鄉從道率領3,600名士兵進攻台灣南部原住民部落。



▇日軍登陸琅喬。



▇中日議和,清承認日本的行動為保民義舉,賠款50萬兩



▇琅喬(日軍登陸地)築城設官,定名恆春縣。



▇沈葆禎奏請開山撫番,大量招墾移民。
1875年 光緒 1年 明治 8年 ▇清廷置台北府,成二府八縣五聽。
1877年 光緒 3年 明治 10年 ▇獎勵內地人民來台開墾。
1879年 光緒 5年 明治 12年 ▇台北府城興工。



▇台灣地圖測繪告成。
1882年 光緒 8年 明治 15年 ▇台北府城落成。
1883年 光緒 9年 明治 16年 ▇左宗棠奉命增防台灣。
1884年 光緒 10年 明治 17年 ■孤拔攻陷基隆砲台、滬尾。
1885年 光緒 11年 明治 18年 ■台灣建省,劉銘傳為巡撫,督辦台灣軍務。



■清朝和法軍交戰,法軍登陸基隆占領澎湖。



■三月,中法停戰,法解除封鎖台灣。
l886年 光緒 12年 明治 19年 ■劉銘傳積極推展現代化建設,在各地設砲台,架設電線
等工程。
1887年 光緒 13年 明治 20年 ■台北一基隆建鐵路,為台灣鐵路之始。



■滬尾至福州海底電線竣工。



■奏置雲林、苗栗及台灣(台中)縣,原台灣縣改為安平
縣,台灣府改為台南府。
1888年 光緒 14年 明治 21年 ■架設淡水河鐵橋。



■劉銘傳開辦台灣郵政,設郵政總局、分局及郵站。



■台灣鐵路收歸官辦。
1889年 光緒 15年 明治 22年 ■台灣府城(在台中)與工。
1891年 光緒 17年 明治 24年 ■劉銘傳去職,繼任巡撫為邵友濂。
1892年 光緒 18年 明治 25年 ■設台灣金砂總局於基隆。
1893年 光緒 19年 明治 26年 ■台灣鐵路工程竣工通車(台北至新竹)。
1894年 光緒 20年 明治 27年 ■中、日朝鮮事起,台灣加緊防備。



■邵友濂奏移省會至台北。
1895年 光緒 21年 明治 28年 ■甲午戰爭結束,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。



■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抵台,台灣島民及清朝官民各地
反抗,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乃率兵南下鎮壓,不幸戰
歿。



■台北千秋街設立大日本台灣病院,為公立醫院之濫觴。



■芝山岩學堂創立,開辦日本教育。
1896年 光緒 22年 明治 29年 ■日人開始治台,發布「六三法」。



■設台北、台臼(後改名台中)、台南三縣及澎湖鹿。



■設立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於台北,為日據初期最高學府



■北投溫泉區開設日本人經營的旅館。



■恆春國語傳習所設豬撈束社分教場,為原住民接受日本
教育之嚆矢。



■延平郡王祠改為「開山神社」。
1897年 光緒 23年 明治 30年 ■實施鴉片專賣制度。



■全台實施戒嚴令。



■玉山改稱為新高山。



■宜蘭大地震,為30年來所未見。



■總督府公布「台灣銀行法」。



■台北東門學校開設,為台灣小學校之嚆矢。
1898年 光緒 24年 明治 31年 ■設立番情研究所。



■開辦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。



■實施地方稅規則。



■兒玉源太郎總督、後藤新平民政長官就政。
1899年 光緒 25年 明治 32年 ■製鹽業、樟腦業改成專賣制。



■台北自來水、排水溝系統竣工。



■總督府開始任用本地人為巡查補。



■台灣銀行開業。



■台北師範開校。



■設立台灣總督府醫學院。
1900年 光緒 26年 明治 33年 ■黃玉階倡「天足會」鼓勵婦女放小腳。



■阿里山發現大森林。



■台北─台南通電話。



■大阪商船公司開闢航線。
1901年 光緒 27年 明治 34年 ■設於淡水的私立台灣文庫竣工,為台灣現代化圖書館之
濫觴。



■創設台灣神社。



■鼠疫流行,死亡3,000餘人。
1902年 光緒 28年 明治 35年 ■日人組織台灣文藝社,發行「台灣文藝」。



■基隆開始供應自來水。
1903年 光緒 29年 明治 36年 ■基隆及澎湖設置要塞司令部。



■首座水力發電所於龜山落成。
1904年 光緒 30年 明治 37年 ■拆除台北城牆,只留城門部分。



■台灣銀行發行銀行券,實施幣制改革。



■嘉義廳達邦社設校,由警察教育原住民子弟,為警察開
辦原住民教育之始。



■准本島人改姓名。
1905年 光緒 31年 明治 38年 ■俄波羅的海艦隊通過台灣海峽。



■日俄戰爭,台灣全島實施戒嚴(是年5月13至7月7 日)。



■彰化銀行開業。



■菸草專賣。



■第一次戶口普查。



■台北市街開始裝設電燈,使用戶有569戶。
1906年 光緒 32年 明治 39年 ■新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到任。



■公布台灣彩票律令,為東亞最早的公營彩票。



■統一度量衡,衡器產銷歸官營。
1907年 光緒 33年 明治 40年 ■拓展隘勇線而與山胞衝突。



■台灣第一座大鐵橋──濁水溪鐵橋通車。



■新竹北埔發生抗日事件。
1908年 光緒 34年 明治 41年 ■打狗(高雄)港正式開工築港。



■公布高雄都市計畫。



■南北縱貫鐵路全長405公里,全線通車。



■日海軍訓練艦松島號,停泊澎湖時發生大爆炸,船員
222人死亡。



■嘉義設置北回歸線標塔。



■台灣首座洋式飯店──鐵路旅館落成。
1909年 宣統 1年 明治 42年 ■改正地方制度,設台北、宜蘭、桃園、新竹、台中、南
投、嘉義、台南、阿緱、台東、花蓮港、澎湖十二廳。



■總督府開辦台灣、日本間的新聞電報。



▇黃玉階醫生提倡斷髮會。
1910年 宣統 2年 明治 43年 ▇開始五年理番計畫。



▇日本開辦的第一批移民住進東台灣吉野村。



▇廢街庄制,改為區制。



▇宜蘭東岸發現大理石。



▇少年感化院─錫口(松山)成德學校開設。



▇帝國製糖會社成立。
1911年 宣統 3年 明治 44年 ▇阿里山鐵路全線通車。



▇首家電影院「芳之亭」在台北開業。
1912年 民國 1年 大正 1年 ▇實行台北都市計畫。



▇土庫抗日事件。



▇馬偕紀念醫院開幕。



▇日本郵船公司開闢台灣、南洋航線。



▇禁台灣人和在台中國人使用「會社」名稱。
1913年 民國 2年 大正 2年 ▇台北市區至圓山間公共汽車開通,為公車通行之始。



▇羅福星事件。



▇公布「台灣國稅徵收規則」。
1914年 民國 3年 大正 3年 ▇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。



▇佐久間總督征伐太魯閣原住民。



▇日人來台表演飛行,是飛機見於台灣之始。
1915年 民國 4年 大正 4年 ▇西來庵事件(瞧吧哖事件),余清芳反日,同黨近千人
被處死刑。



▇台灣公立台中中學校(今台中一中)開校,為第一所由
台人請願自壽基金而建的。



▇新公園內的博物館竣工。
1916年 民國 5年 大正 5年 ▇舉辦台灣勸業共進會(博覽會)。



▇嘉義、南投、台中大地震。
1917年 民國 6年 大正 6年 ▇台南自來水供水。



▇台北理髮師同盟罷工。
1918年 民國 7年 大正 7年 ▇阿里山火災,連燒三天。



▇孫中山抵台北一天。
1919年 民國 8年 大正 8年 ▇總督府(今之總統府)新廈落成啟用。



▇首任文官總督(第八任)田健治郎到任。



▇華南銀行成立。



▇台灣第一座高爾夫球場─淡水球場開幕。
1920年 民國 9年 大正 9年 ▇改地方制度,設5州2廳(台北、新竹、台中、台南、高
雄;台東、花蓮港),實施州、市、街庄 制。
1923年 民國 12年 大正 12年 ▇皇太子(昭和天皇)來台視察。



▇宜施台自治安警察法。
1924年 民國 13年 大正 13年 ▇日本神戶、基隆間直航船蓬萊號首航。



▇台北師範學校學生罷課。
1925年 民國 14年 大正 14年 ■打狗改稱高雄,與基隆等實施市制。



■日、台間海底電話線通話。



■蔗農爭取權益,爆發二林事件。
1926年 民國 15年 昭和 1年 ■花蓮、台東鐵路通車。



■嘉南大圳烏山頭堰堤興工。
1927年 民國 16年 昭和 2年 ■台人首度政治結社,台灣民眾黨成立。



■首屆台灣美術展覽會揭幕。
1928年 民國 17年 昭和 3年 ■台北帝國大學創校。



■台北、基隆間縱貫公路通車。
1930年 民國 19年 昭和 5年 ■發生霧社事件。



■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。
1931年 民國 20年 昭和 6年 ■台灣民眾黨被禁止結社及活動。



■台灣話文(台灣語的文學化)改革運動展開。



■台北廣播電台成立,開始無線電廣播。
1932年 民國 21年 昭和 7年 ■台灣最早的百貨大樓「菊元百貨大樓」落成。
1933年 民國 22年 昭和 8年 ■訂立「台灣山胞集團移住十年計劃」。



■實施「台、日人通婚法」。



■大阪商船公司開台灣、九州、北韓航線。
1935年 民國 24年 昭和 10年 ■始政四十週年紀念,舉辦台灣博覽會。



■開辦定期台、日航空郵政。



■台灣舉行首次投票,選舉地方議員。
1936年 民國 25年 昭和 11年 ■日本積極獎勵日人移住台灣。



■台北公會堂(今中山堂)落成。



■日航開辦台北、福岡間定期空運。



■松山機場竣工。



■台北帝國醫學部成立。
1937年 民國 26年 昭和 12年 ■中日戰爭爆發,日本重派武官總督鎮台。
1939年 民國 28年 昭和 14年 ■總督小林躋造至東京時,宣布治台重點為:皇民化、工
業化、南進基地化。
1941年 民國 30年 昭和 16年 ■第一批台灣志願兵入伍。



■總督府公布「台灣火柴專賣令」。



■原住民青年應募從軍運動,赴菲作戰。



■環島公路完成。
1943年 民國 32年 昭和 18年 ■台灣開始實施義務教育制。



■實施海軍志願兵制度。
1944年 民國 33年 昭和 19年 ■實施台民徵兵制度。
1945年 民國 34年 昭和 20年 ■台灣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將軍兼第十九任總督時,第二
次世界大戰結束,結束了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。
1946年 民國 35年 昭和 2l年 ■留台日人全部遣回日本。
1949年 民國 38年 昭和 24年 ■蔣介石到台灣。
1951年 民國 40年 昭和 26年 ■國民政府放棄要求日本賠償。



■美國軍事顧問團到台。
附註:本大事記取材自網路,並酌予勘誤,唯幾經輾轉流傳,已不知出處何在,誠願,原著者體諒吾輩
深感原著之簡明易懂,並值得廣為流傳,以為認識台灣之基本資料,彌足珍貴,祈請原著者或社會先進
惠予包函,並請來批指正
轉來去大叔館佈告看板